目前分類:食安新聞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5年7月22日新聞

 

食藥署5月啟動「市售蛋品稽查專案」,聯合22縣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各大賣場、超市、便利商店販售之蛋品標示及其動物用藥殘留進行稽查抽驗,其中12件知名大廠標示及3件動物用藥殘留不符規定,產品立即要求業者下架,並通報源頭衛生局及農業機關追查來源,依法進行後續裁處。

 

食藥署這次稽查總計稽查455家,查核370件蛋品標示。其中358件符合規定、抽驗98件蛋品檢測動物用藥殘留,其中95件蛋品符合規定,動物用藥殘留檢測共75品項。其中,3件動物用藥殘留不符規定部分,1件鴨蛋檢出氟甲磺氯黴素Florfenicol 0.01 ppm (不得檢出)、1件鴨蛋檢出三甲氧芐氨嘧啶Trimethoprim 0.04 ppm (標準:0.02 ppm)及1件雞蛋檢出磺胺劑類2.9 ppm (標準0.1 ppm)與Trimethoprim 0.17 ppm (標準:0.02 ppm),產品立即要求業者下架,並通報源頭衛生局及農業機關追查來源,依法進行後續裁處。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冰棒  
2015年06月25日14:10 
 
 

台中市衛生局本月9日起抽驗賣場及便利超商冰品24件(冰塊8件、冰棒16件),初驗結果21件通過衛生指標菌(生菌數、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檢驗,另外有3件需再複驗(冰塊2件、冰棒1件),分別是愛買吉安復興店販售的「雅芳衛生冰塊」、萊爾富中縣豐商店販售的「小美純紅豆冰棒」、以及豐原區「豐原冰行」抽驗的「冰塊」。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ere milkshakes come from  
 
 
發佈日期:2015-06-08

衛生福利部為持續強化食品安全管理,於今(104)68日預告「應建立食品追溯追蹤系統之食品業者」,規劃將7類大宗民生物資(包含黃豆、小麥、玉米、麵粉、澱粉、食鹽、糖)2類茶葉產品(包含茶葉、包裝茶葉飲料)及黃豆製品等10類食品業者,估計約有1500家業者,自今(104)731日起納入食品追溯追蹤制度管理。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將擬禁用反式脂肪,因為30年來大量研究顯示,反式脂肪的攝取與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相關。不久後,美國農業部也會將反式脂肪從「一般認為安全」的食品名單中移除。簡單來說,反式脂肪會造成的健康風險是會增加壞膽固醇,長期及過量食用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有鑑於美國的舉措,台灣衛福部食藥署也表示,從今年7月1日起,市售食品外包裝要強制標示反式脂肪及糖的含量。標示字體長寬不得小於2毫米。若發現有不符規定的業者,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開罰新台幣3萬到300萬元。

反式脂肪大部份存在植物酥油和人造奶油中,然後常在製作餅乾或烘培糕點類食品使用。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反式脂肪的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而糖對健康的危害是肥胖、蛀牙、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風險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日攝取量限制在總熱量的5%以下,大約不超過25公克。

 

糕點1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蘆薈是很多女生愛用的美容和瘦身食品,但是要小心囉,最新5月15日的新聞爆出,市售蘆薈素並非天然的!! 有六成以上的市售蘆薈素含量超出天然背景值。衛福部抽驗的10支市售含蘆薈成分食品,就有6支不合格,且全是標榜能瘦紙的知名品牌錠劑。所以愛漂亮的女生要注意了,不合格的產品包含下列:

台鹽 - 「膠原千姿膠囊」含量50576mg/kg

聯華食品 -「KGCHECK纖油解膩錠」含量8704mh/kg

杏輝藥品 - 「優倍多順暢美顏錠」32733mg/kg

遠東生物科技 - 「纖吃纖盈 - 窈控33」含量7399mg/kg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天到了,氣溫越來越高,消費者選購生鮮芽菜類涼性食材的比例增高了。在此提醒大家,為了吃得健康安全,購買和食用時記得注意衛生喔。以下是國家衛生福利部公告的訊息 -- 溫馨小叮嚀:非即食生鮮芽菜,務必充分清洗,並避免直接生食
 
【發布日期:2015-0504】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15年3月25日
食品台灣發現了進口大批由日本福島等地生產的食品並將其下架。

台灣發現了進口大批由日本福島等地生產的食品並將其下架,這些在台灣被禁止輸入的食品被貼上了中文貼紙偽造其為日本其它地區製造。

在福島核災後,台灣將福島及其外圍的千葉、茨城、櫪木及群馬等五縣食品禁止輸入,這次被發現的造假是將這些地區生產的各種食品,用中文貼上了不受進口限制的製造地。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李育琴

米食是台灣庶民的主要飲食構成,街頭著名的台灣小吃,以米作成的食品不計其數。滷肉飯、排骨飯,吃下香Q的米飯搭配肉和醬汁,就能立刻滿足口腹之欲;客家地區聞名的粄條、各種粿類,小吃店的米粉、米苔目,都是利用米研磨加工後所製作成的米食;偶爾在鄉間還可見用攤販販售米做的爆米香,是孩子的復古點心。

台灣米食小吃。圖片提供:李育琴

這些小吃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代表著台灣深厚長遠的米食文化。然而台灣民眾飲食文化的改變,實在地反應在稻米的食用量上。根據農委會所發布2013年糧食供需年報,國人目前每人每年僅吃45.6公斤的白米,與30年前相比,足足少了一半。台灣的稻米種植面積也在逐年下滑。農糧署的統計,30年來台灣稻米種植面積從64萬5千公頃,下滑至今僅剩27萬公頃。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耿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約記者)

當食品業技術日新月異,食品的來源卻越發不純,隨著混搭、調配方式多元化,我們吃進的食物已經可能不是原來的樣貌。2013年10月,台灣的食用油造假事件從「大統長基食品」的百分百特級橄欖油是以「純度低於50%的調和橄欖油」銷售開始延燒,繼而爆出多家廠商造假,甚至台灣製油產業長久以來混油不標示的積習。作為所有料理都會使用上的油品,一出問題馬上讓大眾無所適從,在此先簡單整理油安問題,也為消費者未來選購食用油時提供參考方針,但是民眾最期待的應當是政府拿出方針、廠商拿出誠信。

耿璐整理

四大罪狀之一:偷摻棉籽油

此次油安事件第一個讓民眾恐慌的驚人事實是:店家、中下游廠商、許多民眾食用的大統長基油品,摻有聽說對人體有害但非常低價的「棉籽油」,因此爆紅的棉籽油身世真相到底如何?

消費者食品安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